法事中道长为何要剪鸡滴血?假汝之仪,祭吾之将!
- 时间:2个月前
- 浏览:67次
在开光法事的过程中,有信众提问:法事中道长为什么要剪破鸡冠,取其鲜血?
祖天师张道陵立教之初就提出“天之处死,不在祭缀祷祠也”,是“摄邪归正,分别人鬼,反对六天血食”的前驱。反对“鸡牲作祭,血食祀神”是道教的一贯立场。那为什么在现在的道教法事中还存在(尤其是雷法)“剪鸡滴血,与雷盟誓”的现象?自周朝以来,“血食祭奠”被广泛使用于战役、祈雨、祀灶等祭奠流动中。周秦两汉时代“祭典用牲之大,次数之频繁”引起了道教的批评,打出“反对淫祠血食”的旗号,致力于祭奠礼节的改革。
南北朝时道教领袖陆修静改革道教,提出“清约治民,神不饮食”,并主张“六畜之肉,道之至忌”。陆修静指出宰杀三牲的行为,不但未使人民获得福报,反而使其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。对此,陆修静提出“诛符伐庙,杀鬼生人”的主张,后代杜光庭等人,也积极推行“清醮”代“血祭”的改革。张天师立教“不惙神祠”,陆修静立科“神不饮食”,皆有自己明确的背景,即反对上古的血食牺牲和餐饮轨制,与佛教的禁酒肉有着截然不同的理由。
因为高真道士对“血食祭奠”的猛烈抨击,使得道教“鸡牲盟誓”传统中使用的鸡血被丹砂所替换,如《洞玄灵宝受度仪》引《玉诀》言:“青以代发,丹以代歃血之盟誓,真人不伤神损德”。由此,道教科仪中使用的祭品被香花、酒果、经卷替换。
这样,“鸡牲作祭,血食祀神”的行为在道教中好像一度沉寂,而“清约之教”则成为道教发展中的一股清流。
固然,“鸡牲作祭,血食祀神”行为遭到了道门高士猛烈地批评,但是这并不意味着“鸡牲血食”现象就从道教中消失了。相反,自雷法大兴之后,通过鸡牲血食祭奠,以遣召神吏夫丁的现象不断涌现。
《灵宝玉鉴》卷一言:“道法之分门别振,不知几也。…诸品道法行持之时,皆以存神召将为首。”而神将居多,当属雷部,且多为“精忠之魂,血食之神”。如雷部歘火大神邓伯温,本是黄帝战蚩尤时的将军,后弃位入武当修行而得道,被封律令大神,隶属雷部,以羊血、鸡血、鹅血祭之,可祷晴祈雨,灭怪除疫。
道教的宗教典礼有两类,一类以祭奠神明为主,一类以役使神灵为主,前者表示对神的皈依,后者凸起对神的支配,便是法术。在行法过程中,支配役使这些曾经的英雄好汉,要他们“临坛奉命,多负勤劳,飞传疾奏”,也就免不了“具鸡作馔,以助威光”。
在中华文化长河中,鸡不仅是重要的祭奠牺牲,还被赋予了“德禽”的美誉。汉代韩婴撰《韩诗别传》中结合鸡的特性,明确赋予鸡有“文、武、勇、仁、信”五德。“君独不见夫鸡乎?首戴冠者,文也;足傅距者,武也;敌在前敢斗,勇也;得食相告,仁也;守夜不失机,信也。”这种鸡牲血食祭奠和雷神信奉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。
除了雷部有血食之兵,须鸡牲血食祭奠以外,以下几种情形的“血食鬼神”,实在也是被道教所接纳和认可的:
一、 房庙血食之鬼。他们本来就是血食之鬼神,道教将他们吸收后,会给他们设一位监察主座,以防止这些血食之神作威作福,而监察主座则是“斋食”。
二、由人成“神”,而未成“仙”,且有功于地方者,永享血食。
三、 征战而亡者。“不闻征战而亡者,既死而无形矣,尚求血食,以妥其灵。”那些受到朝廷敕封的战亡将吏,如关羽、岳飞等精忠之魂,大部门为道教所吸纳,他们往往成为雷部的护法神灵,且可享受血食祭奠。
四、 度亡法事中,亡魂亦须血食。
因为“血食祀神”的现象现多存在于民间法师的道法实践中,因而也往往被垢病为“民间巫术”。然而事实上却是道法(尤其是雷法)大兴之后,“鸡牲作祭,血食祀神”现象大量泛起在道法的实践运用中。这实在是道教与民间信奉在历史发展中互动交流的结果。
道教在历史发展中,不断对先前朝廷敕封之神、民间祠祀之神和精忠血食之魂进行吸纳和改编。但这些血食之神在道教法术中,大多是被“役使”或“控制”的对象,若是不能保境安民,或妄作祸福,则会面对处罚,如《道法会元》卷五十五记载:“诸正神,受敕命血食一方,不能守护境土,妄兴祸害于民者,针决,流三千里。”
法派流传,在如今正一天师开光法事中,仍有勅雷剪牲的做法。
“夫此鸡者,金冠耀日,凤爪那云,身似金钟,行如彩凤,叫动天地,应响啼鸣,万里皆惊。宋宗窗下,顶日高啼。函谷关中,五更报晓。禀天地造化以成形,受金木水火土而养性。假汝之仪,祭吾之将。”万物莫不尊道贵德,“鸡有五德”,因而正一派法事中“剪鸡滴血”的施行,恰是“假汝之仪,祭吾之将。”
接下来还要滴血誓盟,将鸡血滴入酒中,即血酒。“夫血酒者,奋天将之雄威,赞官军之勇猛。”在滴血誓盟的过程中,更是将这一神学意义进行了更加详尽的阐述。
“今将血酒,为汝为誓:一滴誓天,上合天心。天若负我,日月不明。二滴誓地,下合地宁。地若负我,草木不生。三滴誓汝,雷神天将。众合将心,将若负我,天律罪刑。我若负将,道法不灵。我今至诚,汝当显应,两意相扶,誓世联盟。我今用事,汝速遵承,兴利除害,功绩天庭。官将喝酒,去莫稽停。东方蛮雷饮血酒、南方蛮雷饮血酒、西方蛮雷饮血酒、北方蛮雷饮血酒、中心蛮雷饮血酒。向来滴血,祭犒周隆,已毕。”
这是由于法师需要“滴血咒符,与雷盟誓”,才能“正受法令,驱使鬼神。”法事才得以灵验。
另外,在法事中没有杀鸡,只是将雄鸡鸡冠划破,取其鸡冠血。借汝丹头一点血,坛前犒祭五雷兵。这就是正一道法中剪“五德之鸡”取血与神“滴血盟誓”的由来。
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反对“鸡牲作祭,血食祀神”的道教,法事中存在“剪鸡滴血,与雷盟誓”的现象。这看似矛盾,实则展现出道教海纳百川的巨大包容性。道教在几千年的发展中,不断与民间信奉互相交流,吸纳了众多的民间神灵。他们威严而慈悲,性格迥异,诸多神灵凝视着我们糊口的这片土地,以不同的方式庇佑着我们。
- 上一篇:道教法事怎么收费?
- 下一篇:道士做的法事有啥用?